close

 最 近和一位朋友吃飯,大家談到了親子共讀對孩子的影響與幫助,朋友說,有的人對親子共讀這件事情看得很「學術」,彷彿親子共讀的「目的」是要教育孩子、加強 孩子的認知能力,於是一件愉快的事,變成了一個很大的負擔;有的人則只是把親子共讀當「功課」,例如讀床邊故事給孩子聽時,是覺得有講故事就好,隨便選一 本就交差了事,朋友和我分享了一個讓我很難忘的故事?


   
朋 友的好朋友是個職業婦女,育有一個寶貝兒子,每天因為工作的關係,她總是很晚才回到家,但是兒子總是會等媽媽回來,聽她說完一個床邊故事才要睡覺,媽媽雖 然也願意花這個時間與孩子相處,但是總是有很累的時候,有時候就希望選一本比較短的故事,因為可以比較快講完,於是,每次到了故事時間,媽媽和兒子就開始 「談判」,看是讀媽媽選的較短的故事,還是兒子選的厚厚的一本故事書。


   
原 本工作了一天,已經很疲倦的媽媽通常是比較強勢的選了較短的故事,因為厚厚的故事書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唸完,沒想到她的兒子好像很喜歡聽故事,唸完一個的 故事,還要再聽一個,於是故事一個接著一個,雖然都是短短的,還是花了她很久的時間兒子才漸漸入睡,有一天,因為她回家較早,看到兒子手上又拿著那本她一 直沒唸的很厚的故事書,於是她決定花多一點時間來唸給孩子聽,因為知道是唸不完的,所以她慢慢的唸,沒想到,才不到一會兒的功夫,兒子竟然已經沉沉入睡。


   
幾 次下來,當媽媽的這才發現,原來以前急著想把故事說完,因此故事短、說話速度快,兒子也因此無法進入睡覺的情境,讓她故事一個接著一個講,她疲倦、有壓力 與等待孩子入睡的心情,讓親子共讀的樂趣也因而遞減;反之,當她輕鬆的、放慢速度的讀起厚厚的故事書時,兒子反而因為她的聲音輕柔,聽故事時的情緒比較平 靜,另一方面,可能兒子看到書很厚,知道媽媽不會那麼早離開床邊,覺得很有安全感,因此反而比較容易入睡。


   
我 聽完這個故事後,有很多的感觸,現在有很多的爸爸媽媽常問我要「如何進行親子共讀」,我總是說選一本故事書把孩子抱在懷裡就可以開始了,不要把說故事想得 如此高深,任何人故事說久了,都會是個說故事的高手,而「親子共讀」這件事,也不要想得如此「制式」,或是想要有任何的「教學目的」,就算孩子聽不懂故 事、或是在你說故事過程中發呆或是睡著了,又有什麼關係呢?重要的是孩子和你分享了最親密的時刻,而你,給了孩子他最需要的安全感,不是嗎?

 

 

 

※文章來源:音象電子報第180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MY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